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,强化教师队伍“以身立教”的示范引领作用,4月7日下午,我校在综合楼三楼会议室召开“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”专题研讨会。杨少波校长出席会议并作主题讲话,教务科长彭学元主持会议,市教育局教研员罗娇、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参会,共同探讨如何以“言行标杆”铸就“育人丰碑”。

杨少波校长以《教育的温度与尺度》为题作专题报告。他强调:“教师是行走的教科书,师德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融入每一堂课、每一次辅导、每一句对话中的价值传递。”杨校长结合教育实例,提出“三维践行”路径:
以专业精进树标杆:鼓励教师践行“终身学习”理念,本学期将启动“教师技能淬火工程”,要求全体教师每年完成1项教学创新、发表1篇教研论文、参与1次企业实践;
以仁爱之心育桃李:倡导“全员导师制”,每位教师需建立“成长帮扶档案”,重点关注学习困难、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动态,让教育“看见每一个学生”;
以清正之风塑生态:重申“学术诚信红线”,建立“师德负面清单”,将“有偿家教”“体罚变相体罚”等行为纳入一票否决指标。
在分组研讨环节,教师们围绕“师德与教学融合”“青年教师示范引领”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。语文教研组长王老师提出“师德故事会”创意,建议收集老中青三代教师的育人案例,编纂成校本教材;数学教研组李老师则分享了“错题本上的暖心评语”实践,通过手写鼓励话语拉近师生距离。针对青年教师提出的“如何平衡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”困惑,杨校长支招:“严在当严处,爱在细微中,要让学生感受到规则背后的守护。”
教研员罗娇对研讨成果给予高度评价,并建议学校建立“师德涵养实验班”,通过“师徒结对+项目攻关”模式,打造一批“师德高标、教学高能”的示范教师。

教务科长彭学元在总结中提出,学校将从三方面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:
培训体系升级:开设“教育家精神研修班”,邀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来校讲座,本学期将组织教师赴遵义师范学院开展“红色文化与师德涵养”专题培训;
评价机制创新:推行“师德360°评价”,将学生评价、家长反馈、同事互评、督导观察纳入考核体系,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、绩效分配强关联;
平台资源共建:筹建“教师发展中心”,设置“师德讲坛”“教学示范岗”,让优秀教师从“幕后”走到“台前”。
此次研讨会通过“思想引领—实践共创—制度保障”的闭环设计,为师德师风建设注入了新动能。教师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努力实现从“知识传授者”到“价值引领者”的转变,为培养“德技并修”的新时代工匠贡献力量。正如杨校长所言:“教育者的身教是最生动的教材,当我们以匠心守望初心,自会迎来满园桃李的芬芳。”